碳洩漏 Carbon leakage
指實施溫室氣體管制及碳定價作為,可能導致產業外移至其他碳管制較為寬鬆國家,再予輸入至受到管制的國家,並反而增加全球或區域排碳量之情況。
碳中和 Carbon neutrality
於特定範疇內之主體相關的人為二氧化碳排放量與人為二氧化碳移除量達平衡的狀態。主體可以是國家、組織、地區、商品等實體或服務和事件等活動。碳中和之評估涵蓋整體的生命週期 ( 即包括範疇三之「其他間接排放」),亦可依據特定計畫方案,限定於特定時間範疇內該主體可直接控制之排放與移除
固碳 Carbon sequestration
將碳儲存在碳庫中的過程。
碳匯 Carbon sink
指將二氧化碳或其他溫室氣體自排放源或大氣中持續移除後,吸收或儲存之樹木、森林、土壤、海洋、地層、設施或場所。
氣候變遷風險 Climate change risk
指氣候變遷衝擊對自然生態及人類社會系統造成的可能損害程度。氣候變遷風險的組成因子為氣候變遷危害度、暴露度及脆弱度。
極端氣候 Climate extreme
天氣或氣候變化量超過一段時期的觀測門檻值。根據定義,當極端天氣持續存在一段時間,它可能被歸類為極端氣候事件。為求簡化,極端天氣事件和極端氣候事件統稱為「極端氣候」。
締約方大會(COP)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 的最高決策機構。所有UNFCCC 締約方指派代表出席締約方大會,審查公約及締約方大會通過的法律文件與執行情況,並作出必要決議,促進公約有效執行。
脫碳 Decarbonization
國家、個人或其他實體單位以消除人為碳排放為目標的實現過程。通常指減少與電力、工業和運輸相關化石燃料的碳排放。
電力排放係數 Electricity emission factor
電力生產過程中,每單位發電量所產生之二氧化碳排放量;其統計範疇包括公用售電業銷售電量及再生能源直供或轉供電量。
排放情境 Emission scenario
指針對輻射活性物質 ( 如溫室氣體、氣溶膠 ) 合理呈現之一種未來發展趨勢,該情境係基於一系列連貫且具有內部一致性之假設,包含有關驅動因素 ( 例如人口統計、社會經濟發展、技術改革、能源與土地利用 ) 以及其關鍵關係。
新竹市環境保護局 版權所有 © 2018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 of Hsinchu Ci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