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環保新聞 新聞內容
環保局大字圖
facebook-icon plurk-icon twitter-icon
廚餘變堆肥!新竹市全面回收「生、熟廚餘」友善土地永續環境

新竹市於浸水掩埋場內設置「全國首座」高效廚餘處理廠,每月最多可處理300公噸廚餘、產出60公噸堆肥,富含有機質的堆肥,可作為植物成長肥份補充來源,除提供本市公園行道樹及環境綠化美化等公務用途外,也開放市民每月免費申請領用上限20公斤的堆肥自用。環保局長江盛任表示,目前新竹市廚餘再利用唯一管道為「堆肥」,籲請市民將「生、熟廚餘」全面回收提交環保局,透過科技化的前處理設備、發酵主機,24小時就可轉化為有機介質(培養土),邀請全民一起來落實循環經濟,為地球盡一份心力,創造食安、環保雙贏。
 
江盛任局長說,大部份「有機物」廚餘皆可瀝除水份後丟入環保局垃圾車掛載的廚餘回收桶,做為堆肥的原料,例如剩菜剩飯、雞鴨魚骨、果皮菜葉、海鮮、肉類、過期食品、發霉腐壞變質的食品,還有機械設備可以破碎的甘蔗渣、玉米粳等。特別提醒,下列有機物質因機械設備無法破碎,請勿當成廚餘回收,例如椰子殼、榴槤殼、牛豬羊的大骨、太粗的樹枝等,以及無法堆肥分解之貝類海鮮的殼,例如蛤、牡蠣、蚵等。
 
江盛任局長特別說明新竹市廚餘回收再利用的變革,民國92年以前,國內未建立完善的回收再利用體系,故多以焚化或掩埋處理,未能有效利用廚餘資源。行政院92年12月4日核定「垃圾處理方案之檢討與展望」,確立「垃圾零廢棄」政策,環保署推動各縣市政府執行廚餘回收工作,並進行養豬或堆肥再利用,其中未經烹煮料理之各類蔬果廚餘適合再利用為堆肥,通稱「生廚餘」(亦稱堆肥廚餘),而經烹煮料理過之蔬菜及米飯麵食,或是禽畜海鮮等肉品,因富含澱粉、蛋白質等營養成份,適合養豬再利用,通稱「熟廚餘」(亦稱養豬廚餘)。本市因無自有堆肥設施,轄內亦無民間自行設置的堆肥場,歷來回收的廚餘均交付民間畜牧場養豬,所以本市僅回收養豬廚餘。
 
因近年國際非洲豬瘟疫情漸有擴散之趨勢,國內亦多次檢出含有病毒之豬肉製品,本市為防範於未然,避免轄內畜牧場染疫的風險,決定變更廚餘再利用的用途,由養豬再利用改為堆肥再利用。108年成功爭取中央經費補助,於109年5月啟用自有的高效廚餘處理廠,每月最多可處理300公噸回收廚餘,經過中、低溫快速發酵後,轉化成為富含有機質的堆肥。每月最多產出60公噸堆肥,可以作為各類蔬菜水果植物成長肥份補充來源,除本市公園行道樹及環境綠化美化等公務用途,一般市民也可以向環保局申請每月免費領用20公斤以下的堆肥自用,歡迎電話洽詢5368920轉分機4021。
 
環保局表示,科技化高效廚餘廠的誕生,讓廚餘不再是惱人的廢棄物,而是轉化成為具有農業經濟價值的產品,貫徹「生產—消費—回收—循環」的循環經濟,同時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11永續城鄉、SDG12責任消費及生產。籲請民眾惜食減量,剩食打包不浪費,維持「垃圾、廚餘、資源物」分類好習慣,達成全民綠生活,珍愛生態環境,需要你我共同努力。
 
新聞資料提供:環境衛生管理科
聯絡人:潘國燕科長、許振鵬技佐
聯絡電話:03-5368920轉4001、4021

點閱人數:7073

資料發佈:環境衛生管理科

發布日期:2022/06/10

環保局大字圖

環保局地圖| 科室分機表| 意見信箱| 隱私權及安全政策| 政府網站資料開放宣告

環保局地址:30058 新竹市北區海濱路240號

上班服務時間:08:00~17:00

總機:(03)5368-920 傳真:(03)5368-283

免付費公害陳情專線:0800-351-855或0800-066-666

最佳瀏覽解析度:1920*1050

最近改版日期:2018/07/01

新竹市環境保護局 版權所有 © 2018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 of Hsinchu City. All Rights Reserved.